日期:2022-6-1 21:23:45 閱讀:
各位客戶及代理商:
根據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》精神,現將2022年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通知如下:
2022年6月3日至6月5日放假調休,共3天。
節假日期間,各網站、系統、小程序等會保障平穩運行,遇有突發事件,請聯系你的專屬客服。
節日期間注意安全,科學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離和個人良好衛生習慣,減少人員聚集,做好個人有效防護,度過一個祥和、平安的節日假期。
布谷鳥網絡
2022年6月01日
“五月五,是端陽,門插艾,香滿堂?!?009年,端午節成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傳統節日。幾千年來,源遠流長的端午節一直是我國全民避瘟驅邪、祈求健康長壽的民俗節日,習俗形式多樣,內容豐富多彩,有包粽子、賽龍舟、掛菖蒲艾草、制作香囊、洗藥浴以及喝藥酒等。我們在傳承端午節這些民俗文化的同時,也要發掘并弘揚其中所蘊含的中醫藥文化,讓古樸實用的中醫藥文化精髓融入現代生活。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中醫藥在抗擊疫情、保障健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。
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,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端午習俗里中醫養生以及健康防疫的小知識。
吃粽子
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吃食。中醫認為,糯米味甘性平,有益氣健脾、開胃消食的作用。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,北方大都用蘆葦葉,南方多用箬竹葉,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,如蘆葦清熱生津、除煩止渴;箬竹葉清熱解毒消腫。粽子軟糯可口開胃,特別適合初夏食用。粽子的配料如紅棗、赤小豆等具有補血安神、利尿排毒的功效,鴨蛋黃、鮮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。然而,粽子雖美味,但熱量較高,不可貪食。
洗藥浴
端午正值初夏、梅雨之際,氣候漸漸炎熱潮濕,此時藥浴,對防治疾病有更好的效果。藥浴一般采用泡澡或足浴。藥物選擇可以單用艾葉,也可用生大黃、黃柏、苦參、蛇床子等祛風除濕清熱止癢的中藥,對于小兒常見的痱子、皮膚瘙癢,成人常見的濕疹、腳癬都有很好的療效。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要求,端午藥浴還可以加入適當藥物輔佐,畏寒怕冷的人,可加吳茱萸、丁香、肉桂等;燥熱的人,可加金銀花、連翹、黃芩等。洗藥浴時間不要太長,溫度不可過高,否則易引發昏厥。血壓控制不佳、患有嚴重心肺疾病者,不宜洗藥浴,有嚴重皮膚病或糖尿病足者,須遵醫囑。
飲藥酒
提到端午飲藥酒,大家首先想到的是“雄黃酒”,雄黃屬有毒類中藥,不宜直接服用,可用黃酒和其他藥酒代替。中醫認為,黃酒屬溫性,適量飲用可緩解風濕性關節炎、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,建議在醫生指導下,根據病情體質,加入其他中草藥泡制飲用。藥酒雖有防治疾病的功效,但并不適合所有人,如哺乳期婦女、酒精過敏者、糖尿病及患有肝腎疾病者不宜飲用。
掛香囊
以前人們在野外住宿,為防止毒蛇叮咬,把中草藥用樹葉包起來放在身旁,起驅蟲的作用。后來改用布和絲綢,制作成香囊,慢慢成為一種裝飾品、吉祥物。香囊清香、驅蟲、避瘟,常會填充丁香、白芷、藿香、紫蘇、薄荷等具有芳香辟穢功能的中藥,他們都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,可以提神醒腦,振奮精神,舒筋順氣。
簡易香囊制作
與大家分享一個非常簡單的香囊制作方法,材料只需要卡紙、彩筆、剪刀、五彩繩、紗布、艾葉等,非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制作。
端午節有這么多健康的傳統習俗,我們可以趁著端午假期,在家行動起來,包粽子、洗藥浴、掛香囊,既強身健體,又防病除害。同時還是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,鞏固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。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,闔家歡樂!
以上內容轉自 澎湃新聞
作者:揚州小程序開發 (來源:布谷鳥網絡)
[聲明]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郵箱 7016867@qq.com 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